靠譜,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

作家池莉說過:

靠譜,說起來簡單,落下去復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丈母娘考核女婿,老板審核員工,自己托熟人辦事,一般都要在心里問一句,這個人,靠不靠譜?


靠譜,這個詞幾乎包含了我們所有的信任感。


那什么樣的人可以被稱作靠譜呢?

- 01 -


真正靠譜的人,諾不輕許,許必踐之。

康德有一次要去拜訪一個朋友,約好了時間那日11時之前到達。為了不遲到,他還提前很長時間出發了,但是不幸路上遇到洪水,河上的橋被沖垮了。


河水很深,康德坐的馬車不能過河。車夫告訴他,最近的橋距離此處6英里,如果繞路走那座橋,就意味著會遲到1.5小時。

雖然遇上了這樣的不可抗力事件,但康德還是如期與朋友會面了。


康德花費重金買下附近一座簡陋的破房子,拆取房子的木頭修補了壞掉的橋。


在門口迎候他的的朋友高興地說:“親愛的朋友,您可真守時??!”


康德在與老朋友相會的日子里,根本沒有對其提起為了守時而買房子、拆木頭過河的經過。


在這件事上,康得說:


在我看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守時的人,一定守信,做起事來靠譜,就像一座矗立的高山,無論什么時候提起他,心里總是滿滿的踏實。


- 02 -


真正靠譜的人,有一種未雨綢繆、讓事情有備無患的能力。


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縣桑棗中學地處震中區域,全校2200名學生無一傷亡,老師也無一傷亡。網友將這位校長稱作是“最牛校長”,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然而,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這位校長并未在學校。


地震發生時,共2200多名學校師生從不同的教室,不同的樓層中,全速沖至操場,并以班級為單位集合站好隊五,教師們則站立在外圍。

這些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僅用時1分36秒。


有序的撤離,歸功于校長在4年間,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當災難真的來臨時,才能沒有騷亂,沒有踩踏,有秩序的逃出生天。


《二十四史》中有句話說得好說:


勿臨渴掘井,宜未雨綢繆。


  一個靠譜的人,會在事前,提前預演每一個環節,從來不會臨時抱佛腳,會盡最大的努力去避免讓事情出錯。

 

 當困難來臨時,他們總能夠游刃有余,也更能讓人感到安心。



- 03 -


真正靠譜的人,設身處地,為你著想。


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小時候,到一個富貴人家吃飯。餐桌上,他第一次吃到魚翅,忍不住拉著媽媽問:“這是什么呀?怎么這么好吃???”


女主人微微笑道:“這是粉絲,喜歡就多吃點哦?!?/span>


長大成名后,蔡康永又去了許多飯局。他發現,主人們總是喜歡夸耀食材之罕有,價格之昂貴,以此來炫耀自己財富身份。


走過了千山萬水的蔡康永,在那個時刻,才終于明白,小時候餐桌上萍水相逢的女主人的溫柔用心。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span>

真正靠譜的人,會站在別人的角度,體察他的所思所想,并根據他的情緒做出合理反應的能力。



 

有人說,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在浮躁焦慮的現代社會,一個守時守信、未雨綢繆、心細如發的的人更能帶給我們穩妥和信賴。


想要跟靠譜的人做朋友,首先就要讓自己做一個靠譜的人。


靠譜,才是對一個人的最高級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