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骨頭要硬,姿態要低,存心要善!
一、骨頭要硬
曾國藩率領著湘軍隊伍,奉行“結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湘軍每到一地,必先深溝高壘,嚴密布防,然后再思作戰。深溝要挖一尺深,防止馬隊攻擊;高壘要筑一尺厚八尺高,用來防止火炮攻擊。
每日往前推進一段路程,再挖深溝、筑高壘,如同巨蟒纏人,用一道一道壕溝把城市困死。正是憑借著這種堅忍踏實,死磕到底精神,湘軍硬是把太平軍這塊“硬骨頭”給啃了下來。
曾國藩在修身方面,也頗有打仗的硬骨氣。他說:“人處財,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與人一事一語,定要相報,便是刻。治罪應十杖,定一杖不饒,便是刻”。
這里的刻,就是規則的意思,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絕不說軟話。
到了而立之年,曾國藩給自己制定了“修身十二法”:持神敬肅、靜坐養性、起床要早、讀書要專一、攻讀史書、慎言、保持身體健康、日知未知、月溫舊知、習練書法、夜不出戶。
這十二條法,他每天醒來,必定遵照執行,堅持到晚年離世前。毫無疑問,曾國藩對自己要求是非常嚴苛的。
回顧曾國藩的一生功績,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所有成就,都依賴于這十二條。
人這一生, 真正的硬骨頭是人的意志。
二、姿態要低
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做人應以水為師,把姿態放低,身段放的越低,人的德行越高。
年少時的曾國藩剛進翰林院,他發現找不到幾個老鄉時,傲氣沖天而起:“看啊,湖南千萬人,才出了幾個翰林?我不狂妄一點,都對不起湖南人”。
于是,他總把自己抬得很高,把別人看得很低,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人一旦傲,脾氣肯定很臭。曾國藩和各種各樣的人吵架,把湖南土話中最臟的話帶到了北京,如泄洪一樣,見人就噴。
每次和別人吵架,曾國藩都要把事情的經過記到日記里,然后咬牙切齒的反省一番:“以后絕不能這樣了,要謙虛,要收斂脾氣”。
第二天,他找到昨天的吵架對象,又是鞠躬又是道歉。隨著一次次的犯錯和悔過,曾國藩從中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他總結出“三實”:“不說大話、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此“三實”他奉為瑰寶,比如在攻打太平天國的戰役中,他從不把功勞留給自己, 總是把戰功推給部下,甚至是推到皇帝的頭上。這使他贏得了部下的愛戴,乃至皇帝的信賴。
曾國藩說:“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不懂就要去學去問,所以才會廣知,品行言辭不完美,所以才要放低姿態去修身。
放低姿態,是一種修行。
三、存心要善
曾國藩說:“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行善之人內心是快樂的,并且不想讓別人知道。
因為真正的善不是做給外人看的,倘若行善只是為了標榜自己,那么這種動機不純的善,是最遭人厭惡的。
曾國藩在晚年告誡自己的兒子:“善莫大于恕”。
行善不止在于做好事,還在于待人要和善,多寬恕別人的過錯,這是最大的善心。
34歲那年,曾國藩得到道光皇帝重用,官職連躍兩級,升侍講學士。富貴不忘鄉。他寄家銀錢一千兩,拿出其中四百兩,以饋贈親族之用。
他在家信中,說明了理由:一則我家氣運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為持盈保泰之道。二則各親戚家皆貧,而年老者,今不略為佽助(讀cì,資助),則他日不知何如。
他在信中還時時叮囑弟弟們,在給各親戚分發贈銀時,千萬不要提他的名字,可見曾國藩是個極善之人。
李巍曾說:“人生最好的風水就是擁有一顆善良而感恩的心”。
反觀當下,很多人不懂得感恩,看人分等級,毫無惻隱之心,把人情當成交易。但凡做點好事,便要上網登報,賺取知名度。
如此的“善”是扭曲的,多多少少摻雜著“惡”的成分。
真正的善,不為名也不為利,而是出于良知。
行善是快樂的,行善的人一生好福氣。
聲明:本文出于傳播更多行業資訊之目的,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圖文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鼎正專業經營進口木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以人才培養為依托,秉承“勤奮、務實、專業、服務”的企業價值觀,“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為導向,從世界各地進口各種優質鋸材,為家具、木器行業提供優質的原材料配套服務。
我司擁有專業的銷售團隊,熟悉國際、國內業務;進口木材的現貨、訂貨及港口業務均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咨詢與服務,現已在國內市場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我司經營木材品種眾多,規格齊全,貨源充足,期待與貴公司的友好合作,共同發展!
智利、紐西蘭松木;
泰國、馬來西亞橡膠木;
歐洲楓樺、芬蘭云杉、櫸木;
美國紅橡、白橡、白蠟、黃楊、白楊等家具用材;



項目動態
- 周年慶 | 攜手二十二載,鼎正因你而精彩!
- 2018年,暖心尾牙宴,精彩鼎正人!
- 制造業減稅令來了!家具行業或將上演“起舞2019”?
- 【放假通知】端午安康??!
- 實木家具中的“潛規則”!
- 白巖松:讀書,讓我沒有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 消費呈現5大發展新趨勢,強大的國內市場正在形成!
- 木材危機!俄羅斯18萬人簽名要求暫停對中國出口木材!
聯絡方式:
- 總部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太公嶺村渭興路13號
- 電話:0769-85658611
- 傳真:0769-83356955
- 右郵編:28535921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