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在迷茫中修心,在絕望中堅持,在慌亂中平穩

在迷茫中修心


返璞歸真,涵養心性——語出西漢劉向《戰國策》“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span>


人原來的本性是純樸和純真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欲念不斷萌生,蒙迷了原有的天性。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便是如此,初心丟了,我們倒是會越來越迷茫,導致失去的越來越多,最終一無所獲。





在絕望中堅持


滴水穿石,貴在堅持——“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闭Z出《漢書 枚乘傳》。


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鉆木才會有火,滴水即能穿石,只有堅持才是取得成功的真經,只要尋得了正確的道路,便不懼艱險,一往無前,成功便指日可待!





在慌亂中平穩


戒驕戒躁,平等以待——孔子言:“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崩献釉弧吧鹘K如始,則無敗事?!泵珴蓶|說:“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span>


要警惕驕傲和急躁的情緒,虛懷若谷,積極進取。


靜心是最難能可貴的了,往往能夠沉下心來的人最終能獲得的更多,謙虛踏實也是這個社會最缺少的風氣,反而急功近利成了主流,那么如何才能戒驕戒躁呢?這就需要我們在某些時候適當的慢下來,試著聆聽內心的聲音。




大道至簡,去粗取精——出自老子《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span>


大的道理往往是極其簡單的。至簡并非貧乏,而是繁華過后的覺醒,是去繁就簡的境界。太過繁雜會使人迷失,道理往往像車轱轆,永遠是齒連齒軸連軸,思來想去又回到原點,而真理就像是車轱轆的中心,只有中心才是根本,沒有了中心點,之后的一切均不成立。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span>


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于此。與人相處應該以寬為主,太過拘謹太過苛刻都不為佳。






大智若愚,勿恃聰明——語出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大巧若拙”,若愚,已入理悟之境。與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一個意思。往往沉默寡言的人有兩種極端,一是真的什么都不懂,二是心里什么都明白卻不愛“顯”,這兩種人均是一說話大家都明了了,什么都不懂的人一說話就會暴露自己的無知,而不愛炫耀的人一開口卻字字真理。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最早出自西漢劉安的《淮南子 主術訓》。諸葛亮的《誠子書》也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志向明確堅定,不安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學習以實現理想。學習的過程很難是有趣又輕松的,輕松的學習過程一定是緩慢的,應該靜下心來,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去學習,最終堅定了自己的志向,成就了夢想。





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蘇軾嘗在《稼稅送張琥》中說:“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吾告子止于此矣”


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定將有所作為。讀書不在于我們記住了什么,能夠寫出什么,在于書中的道理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讀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感悟,這感悟便是你讀的書中所匯集來的精華,量變引起質變,最終將會在某個瞬間爆發,成為一個真正的“博學”之人。


海納百川 包容涵藏——語出《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崩钪芎沧ⅲ骸胺酱缰?,如海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span>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磉_大度、胸懷寬闊,是一個人重要的涵養。有涵養的人莫過于心中有天地,腹中有詩書的人。






來源:轉自曾國藩讀書會,版權歸作者所有。

聲明:本文出于傳播更多行業資訊之目的,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圖文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鼎正專業經營進口木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以人才培養為依托,秉承“勤奮、務實、專業、服務”的企業價值觀,“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為導向,從世界各地進口各種優質鋸材,為家具、木器行業提供優質的原材料配套服務。


我司擁有專業的銷售團隊,熟悉國際、國內業務;進口木材的現貨、訂貨及港口業務均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咨詢與服務,現已在國內市場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我司經營木材品種眾多,規格齊全,貨源充足,期待與貴公司的友好合作,共同發展!


主營產品有:


智利、紐西蘭松木;

泰國、馬來西亞橡膠木;

歐洲楓樺、芬蘭云杉、櫸木;

美國紅橡、白橡、白蠟、黃楊、白楊等家具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