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木材的貯存方法有幾種!

木材從立木伐倒、貯存、流通,到最終使用的全部過程,都存在著損害的問題。如果保管不善,木材會產生開裂、變形、遭受真菌腐朽、昆蟲蛀蝕、火災危害,導致木材敗壞變質,降低以至喪失原有價值。為了使木材始終保持原有的質量,合理地利用木材資源,對木材進行有效保管十分必要。

造成木材敗壞的因素多種多樣,主要有三個方面:生物敗壞、物理破壞和化學降解。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物敗壞,即真菌變色、腐朽和蟲害,它們不但侵害立木、貯存和運輸過程的原木和鋸材,還能破壞氣干木材的制品。


(一)木材的合理貯存

對于原木,大多采用干存法、濕存法和水存法貯存,鋸材則多采用干燥方法貯存。

1、干存法

干存法是使木材含水率在短期內盡快降到25%以下,達到抑制菌、蟲生長繁殖和侵害的目的。適于干存法的原木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下,并盡可能剝去樹皮。原木剝皮時盡可量保留韌皮部,并在原木兩端留存10—15厘米的樹此圈,以及在端面涂防裂涂料,以免菌、蟲侵入和蔓延。

干存法場地應選擇地勢較高、地位空曠、通風良好的地方;堆垛時要清除場內的枯枝、樹皮、木屑和腐木等雜物,保持清潔;場地以水泥地面為佳,或煤屑碎石鋪平壓實,以防止潮濕或雜草叢生。干存原木堆楞的原則以利于垛內空氣流通,使木材能迅速干燥為目的。

2、濕存法

濕存法是使原木邊材保持較高的含水率,以避免菌類、蟲害和開裂的發生。此法適用于新伐材和水運材,原木邊材含水率通常高于80%。已氣干和已受菌、蟲害的原木及易開裂、濕霉嚴重的闊葉樹材原木不可采用此法,南方易遭白蟻危害的地區也不宜采用濕存法。

濕存保管的原木應具有完整的樹皮,或樹皮損傷不超過三分之一。楞堆的結構應緊密并盡量堆成大楞。歸楞前的原木在露天存放不超過5天,歸楞后立即封楞,施行遮蔭覆蓋,端面可涂防腐護濕涂料,并加涂一層石灰水,以避免日光照射使涂料融化消失。有水源或有噴霧裝置的地方,可使用噴水法。


3、水存法

原木水存保管是將原木浸入水中,以保持木材最高含水率,以上菌、蟲危害和避免木材開裂。水存法一般利用流速緩慢的河灣、湖泊、水庫以及制材車間旁的貯水池等貯存原木。

水存保管原木法有水浸楞堆法和多層木排水浸法等,目的是盡可能使原木存入水中。露出水面部分,還應定期噴水,以保證原木濕度。



4、木材的干燥

對木材進行干燥是鋸材保管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不僅可防止變色菌、腐朽菌和昆蟲的危害,還可以減少開裂和變形,減輕木材重量,增強木材韌性機械強度、硬度和握釘力,改善木材表面涂飾性能。木材干燥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兩種。

自然干燥。又稱氣干,是將木材堆放在空曠的場所利用空氣作傳熱、傳濕介質,利用太陽輻射熱量,使木材內水份逐漸排除,達到一定干燥程度。氣干木材的最低含水率受自然條件下的平衡含水率的限制,通常為12—18%。

人工干燥方法很多,而目前采用較多的是利用對流架勢的窯干干燥方法。

鼎正專業經營進口木材,

種類眾多,規格齊全進口木材的現貨、

訂貨及港口業務均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咨詢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