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不可出聲,一出聲便俗了
他是風度翩翩的江南公子,也是飽經磨難的斗士。他學貫中西,半生飄零。歷經滄桑,芳華超然。他說哲學會過去,文學可以常在。宗教可以變化,廟宇會留下。你問他世界上什么最偉大,他說藝術最偉大。
貝多芬說藝術家高于帝王,他評二字:痛快!
一面是深沉辯士,一面是俏皮情郎。
他說,倪瓚的“不可出聲,一出聲便俗”,是他一生的美學綱領。
他是木心。
八年前,抖落一身的雪,他離開了我們。
木心原名孫璞,1927年出生于江南水鄉烏鎮頗有名望的書香世家。小時候,家中廳堂擺放的是宋朝的瓷器和明代的官窯,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少年生活:“我從小嬌生慣養,錦衣玉食,長到十多歲尚無上街買東西的經驗”。家境殷實,可見一斑。
江南 陳逸飛繪
他自幼好讀書,尤其愛詩。母親聘請“一代詞宗”夏承燾給他上課。夏承燾讀完木心的詩集十分驚訝,沒想到他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高的詩詞功力。夏承燾夸獎他:“這要是混入唐詩宋詞里,也是很難分辨出來的”。木心聽完默默把詩集燒了。
母親驚訝不解,木心說:“我寫詩詞是為了寫出新意,老師說我的詩詞和唐宋人并無區別,說明我還只是模仿,與其照搬模仿,不如一把火燒了?!?/span>
他一頭扎進伯伯茅盾的書屋,一看就是一整天。他讀孔孟、讀詩詞,也讀外國翻譯小說。看畫,看山水、看水墨,也看西洋油畫。十六七歲前,木心幾乎看完了所有能得到的書。
“少小的我已感知傳統的文化,在都市在鄉村,在我家男仆的白壁題詩中緩緩地流,外婆精通《周易》,祖母為我講《大乘五蘊論》”,他說。
這樣的經歷為后來的木心鋪墊了極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基礎。
多年之后,已在國外漂泊多年的他說,我對中國的方塊形象字是愛恨交加。愛它的美,恨它不被外國人看得懂,尤其是詩。因此詩只好生于中國,死于中國,無法翻譯。翻譯對詩來說,是謀殺。
木心出生的那一年,恰逢南昌起義。時局動蕩,大時代車輪轟隆隆碾過中華大地。但因為那時家境尚好,少年木心并未受到太多影響。他只知讀書,后來他調侃自己那時候是得了“文學胃炎癥”。
“那是小人裝成大人樣,去讀大人書。讀到后來人懂了,也長大了”。
19歲之后,木心沒有遵從家里人希望他從商從政的意愿,決定做畫家。他去杭州、上海學畫,師從劉海粟先生,后又跟隨林風眠先生,潛心鉆研繪畫。
畢業后,木心成為了一名美術教師,可他卻主動辭職,鉆進人跡罕至的莫干山里畫畫、寫字,潛心研究學問。
山居生活一開始還挺新鮮,但慢慢地,孤獨、寂寞就來了,且來勢越來越猛。正如他自己所說,“人害怕寂寞,害怕到無恥的程度。換言之,人的某些無恥的行徑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來的?!?/span>
木心聰慧且自知,他要的就是這樣的寂寞。戰后的莫干山沒有電,他點上蠟燭,不顧手上的凍瘡,不計較吃食,披一床棉被,夜以繼日瘋狂地寫作,不為發表,不求成名。許多日后的觀點都是這時候形成的。
戰后荒山寂寥,不想竟有猛虎襲來!然而木心居然任由老虎“撕拉撕拉地抓門”,而他則“恬然不懼而竊笑”,還嘲笑老虎的智商不夠,“不懂得退后十步”而借力撞門,直到四周回復寂靜之后,才猛然回味:“這倒是可怕的?!?/span>
木心畫作
大雪之夜,木心渴望一個鬼魂過來和他聊天。朋友的照片,他反反復復的看,竟把照片背面的簽字謄寫了好幾百遍。夜里,他被大雪壓斷竹枝的聲音驚醒。后來他說:“人在都市中,更寂寞。路燈桿子不會被雪壓折,承不住多少雪,厚了,會自己掉落。”
隱居6年,木心終于下山,陪他一起下山的是100多部中短篇小說,還有無數張水墨。
木心畫作
下山后,木心家道漸漸敗落。他不得不去教書,謀一份差事。后來他在上海工藝美術制品廠做了設計師。日子雖然清苦,但仍有喜愛的藝術可慰藉。
然而好景不長,漫長的十年到來,磨難也降臨到了木心身上。住防空洞,待在骯臟的污水里,吃潮濕發霉的食物,飯菜上面爬滿了蒼蠅......
暮年回想起這段歷史,木心依然豪邁:“當時我的感覺是許多人都跟我一起下去,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都跟我一起下地獄了!”
木心手稿
他要來筆紙墨水,在小小的紙片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藏在破舊的棉褲夾層里。他說,他不甘心。他說,有了筆紙墨水,也就有了他的藝術。
“你要我毀滅,我不!”
木心
十年結束,木心去了紐約,與一眾留學生暢談東西方人文藝術歷史。在倫敦之行錄像《1994》里,年逾50的木心西服筆挺,皮鞋锃亮,腰板直立,風度翩翩地走在倫敦街道上,再沒有比他更意氣風發、氣度優雅的一個紳士了。
他不曾撰寫苦難回憶錄,很少談及那段人生,仿佛一切從不曾發生過。
木心晚年定居烏鎮,陳丹青的女兒見到他喊“公公”,她問父親:“這個公公怎么臉上沒有皺紋的?”
當時木心已經八十三歲了。
是的,即使經歷再多苦難,他心中沒有怨憤的溝壑,臉上也就沒有哀婉的縱橫。如他所說:“誠覺世事盡可原諒,但不知該原諒誰”?;蛟S他壓根也不打算,也沒空去想應該原諒誰。
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我要在我的身上克服整個時代,我不可把人生荒廢在俗套的生活里。”
然而,往事其實并不如煙,只是被埋藏得太深了。木心臨終時,神志已經不清了,他對身邊人發出夢魘:“叫他們不要抓我!”他不是不受影響的,只是不愿沉溺。他說,“我是這么一個追求純美的文體家,不要讓那些東西弄臟了我正在雕的這個大理石的像。"
木心美術館
木心喜歡元四家里的倪瓚。他給學生們講過一個故事:倪瓚有潔癖,有一天他家里進了強盜,倪瓚躲在一邊。他等得不耐煩,于是焚起香來。強盜循著香味兒發現了他:“在那里!只有倪瓚才會這么干!”
強盜找到了他,把他打得半死,倪瓚一聲不吭。強盜走了以后,仆人問他:“老爺您怎么不吭聲,這又是何苦呢?”
倪瓚說,不可出聲,一出聲便俗。
木心說,這是他的美學綱領。倪云林的“一出聲便俗”,他用了一時,我用了一世。
他的意思是不說廢話,要說就說到點子上,否則是沒有意義的。
元 倪瓚 六君子圖
陳丹青曾這樣評價木心:“你不遇到他,就會對這個時代的問題習以為常??傻鹊竭@么一個人出現,你跟他對照,就會發現我們身上的問題太多了。我們沒有自尊,我們沒有潔癖,我們不懂得美,我們不懂得尊敬?!?/span>
他清貧,卻不困頓。他在紐約講課,沒有講義,古今中外信手拈來,說到會心處像頑皮的孩童一樣哈哈大笑。
他說文化像風,風沒有界限,也不需要中心,一有中心就成旋風了 。
他細膩,卻不狹窄。他的文字可以細膩到毛細血管里,然而時空在他那里也是闊大的,如同莊子筆下的鯤鵬,五光十色而又不失本態。
他是最深沉的審視者,卻又同時有著最敏感的心,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他贊賞老子說的“弱”,遇到丑陋和強權卻又絕不屈服。
他感性、浪漫、溫柔。而這一切或許不僅僅源于他的特質,更是他的選擇。
他展示珍珠,隱藏起那根主線。
恰如木心自己所言: “我的童年少年是在中國古文化的沉淀物中苦苦折騰過來的,而能夠用中國文化給予我的雙眼去看世界是快樂的,因為一只是辯士的眼,另一只是情郎的眼?!?/span>
時代的大浪打過,無數理想碎成齏粉。木心既沒有被毀滅,也沒有自我毀滅?!八巧贁的軌虮H约旱娜??!?/span>
歲月未曾饒過他,他又何曾饒過歲月?
項目動態
- 周年慶 | 攜手二十二載,鼎正因你而精彩!
- 2018年,暖心尾牙宴,精彩鼎正人!
- 制造業減稅令來了!家具行業或將上演“起舞2019”?
- 【放假通知】端午安康??!
- 實木家具中的“潛規則”!
- 白巖松:讀書,讓我沒有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 消費呈現5大發展新趨勢,強大的國內市場正在形成!
- 木材危機!俄羅斯18萬人簽名要求暫停對中國出口木材!
聯絡方式:
- 總部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太公嶺村渭興路13號
- 電話:0769-85658611
- 傳真:0769-83356955
- 右郵編:28535921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