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是買“南北”,而是買“東西“?
“東西”,它似乎是個萬能的代詞,不僅僅是方位詞。
購物:“買東西”;
罵人:“不是個東西”;
物品:“找東西”
不勝枚舉……
那為什么不用“南北”呢?這里邊其實蘊含了很了很多的歷史文化。
據說,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鄉有叫盛溫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學多才的人。
一天兩人相遇于巷子內,盛手中拿著一個竹籃子,朱熹問他:“你去哪里?”
盛回答說:“我要去買點東西?!?/span>
朱熹是以窮理致知、研究學問的人,他聽了盛的話,很好奇,隨即問道:
“你說買東西,為什么不說買南北呢?”
盛溫和反問朱熹:“你知什么是五行嗎?”
朱熹答:“我當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嗎?”
盛說:“不錯,你知道了就好辦,現在我說給你聽聽。
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中間屬土。我的籃子是竹做的,盛火會燒掉,裝水會漏光,只能裝木和金,更不會盛土,所以只能叫買東西,不說買南北呀?!?/span>
朱熹聽后唉了一聲說:“原來是這樣!”
原來“買東西”這個詞還有這樣一個典故,古人的智慧真是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叫龔瑋的學者則認為,早在東漢時期,商賈大多集中在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
俗話有“買東”、“買西”。即到東京、西京購貨,久而久之,“東西”就成為貨物的代名詞。
在古代“南北”所對的“水火”以及“中”所對的“土”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沒有買賣的必要古人以面南背北為上。
即南北為通路,東西兩側置放物件,指點物件的時候自然指著東、西兩面,故以東西來作為物品的統稱。
為什么罵人又要罵“不是東西”呢?
因為如果人不是東西,那就是南北了。
南屬火,北屬水,在文言中,“水火”指的是大小便。
所以,罵人不是東西就是說人是大小便,相當于現代罵人話“臭大糞”。
如此看來,古人罵人,也是相當有技巧的,罵人轉了這么大個彎,罵完人了,嘴里還不露臟字。
真佩服這個發明“不是東西”的學者,高??!
項目動態
- 周年慶 | 攜手二十二載,鼎正因你而精彩!
- 2018年,暖心尾牙宴,精彩鼎正人!
- 制造業減稅令來了!家具行業或將上演“起舞2019”?
- 【放假通知】端午安康??!
- 實木家具中的“潛規則”!
- 白巖松:讀書,讓我沒有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 消費呈現5大發展新趨勢,強大的國內市場正在形成!
- 木材危機!俄羅斯18萬人簽名要求暫停對中國出口木材!
聯絡方式:
- 總部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太公嶺村渭興路13號
- 電話:0769-85658611
- 傳真:0769-83356955
- 右郵編:28535921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