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漢字,不簡單的道理!

生活中,漢字隨處可見,作為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文化的傳承,我們也會說見字如見人,因為漢字里面內蘊著許多人生的哲理;字是視覺的感動、心靈的感悟。中國文字象形會意,暗藏玄機。


仙:仙,“人”與“山”。


仁者樂山,深山老林好修煉;智者樂水,市場大海好賺錢。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便能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掙:掙錢的“掙”,一個“手”,一個“爭”。


意思就是錢是靠雙手努力地、一點一點地去“爭”的。


想:“心”之“相”。


情人眼里出西施。這是由于“相”由“心”生;若是心情好,噪音也美妙。這是由于“境”由“心”造。


敏:一個“每”一個“文”,每天看文章。敏,有敏感、敏捷,反應迅速之意思。


一個人對事物、對環境的敏感程度如何,取決于他的知識積累,而知識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多學習,“每”天看“文”章。


恥:“耳”與“止”,到耳朵就停止,聽聽而已。


許多事,只能聽,不能做。聽聽不犯法,而如果去做,那就是另一碼事了。高標準呢,應是孔老夫子所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非禮勿聽。


欲:一個“谷”,一個“欠”。


欲望的真正根源在于欠谷,也就是沒飯吃。


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欲”并不是來自于沒飯吃,有飯吃了,還有魚肉海鮮呢,有魚肉海鮮了,還有鮑魚魚翅呢……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否:“不”字出“口”。


什么時候“不”字該出口,什么時候“不”字不該出口,其中大有學問。


有時應:該出口時緩出口。譬如,對別人的不同意見要善于傾聽,不要輕易否定。有時應:該出口時就出口,譬如,面臨不良誘惑及貌似機會的陷阱。


諷:“言”字旁,一個風,風言風語為諷。


值得警惕的是“諷”表面上還是熱的,不像“嘲”,“嘲”是冷的,叫“冷嘲”,諷是熱的,叫“熱諷”。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耳順,就是什么話都像風一樣順著耳邊吹過,不往心里去。


知:“知”,一個“矢”,一個“口”。何解?說話要有的放矢。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謂知己,一是知交,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二是知心,善站在別人立場考慮,能坦誠相見;三是知音,愛好志趣相投,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能互相切磋,攜手共進。


舒:“舍”與“予”。


“舍”即舍得,舍去時間、精力,得到的是知識的長進、工作的成就;舍出對人的關愛,得到的是別人的敬愛;舍棄自身的煩惱,想得開,得到的是心靈的自在?!坝琛奔唇o予。你能給予別人,至少說明你比別人強。能舍得,能給予,就是“舒”。


傳:“人”字旁,一個“?!??!皩H恕币?/span>。


過去許多祖傳秘方、秘籍,只傳男,不傳女,唯恐外傳。好些技藝之所以年久失“傳”,就是由于沒有“專人”繼承。


愧:豎心旁,一個“鬼”。


有愧,即“心”中有“鬼”;無愧,即“心”中無“鬼”。


看來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為我們準備好了現成的人生哲學。不要認為它們是過時的東西,這些用到現在,一樣是先進的。以上窺豹一斑,道理就在每一個字里面,正所謂字字珠璣。


閑暇時,品一品你所認識的漢字,練一練漢字,享受悠閑時光的同時,感悟一下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