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木藍變以及防止方法

01

橡膠木的概念

橡膠木是指超過產膠期不能再采割橡膠的橡膠樹木材,橡膠樹正常產膠期為26-30年,當樹齡到26~30年之后必須伐倒更新,這些伐倒的橡膠樹就可作為木材進行利用。

橡膠木材色淡雅,材質優良,容易加工,可以用于生產家具、指接材、拼板、細木工板、地板、裝飾性高級工藝品,還可用于生產鋸材、各種人造板、建筑材料等.因橡膠木不但可以產膠,還具有很多木材用途,國際上稱橡膠木及其木材制品為環境友好的材料。

但橡膠木容易發生藍變,因而必須進行防變色處理。


02

木材藍變

藍變,又稱邊材青變,是指由木材中繁殖起來的有色菌絲引起的木材變色。藍變菌引起的變色主要發生于邊材,但也可能引起木材內部變黃,或在活立本上繁殖。藍變菌及大多數霉菌還可能引起木材軟腐。

木材藍變的癥狀,取決于藍變菌發育的條件和樹種。藍變菌菌絲具有沿著射線穿透的特點,通常在木材橫切面上可以看到藍變區域似楔形,楔形頂端向著髓心。藍變菌絲分布分散,占據了木材的許多縱向組織。如果木材干燥不當,又沒有及時進行藥劑處理,還很可能發生內部藍變。

03

橡膠木變色類型

橡膠木藍變除變為藍色外,還包括其他顏色的變化,如黑色、粉色、綠色等。木材藍變是典型的微生物變色。

引起木材藍變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綱和半知菌綱的球二孢屬(Botryodiplodia)、長喙殼屬( Ceratocystis)、小長喙殼菌屬( Ceratostomella)求殼孢科( Haeropsidaceae)和色二孢屬( Diploda)等,危害橡膠木最嚴重的是可可二球孢(B. theobromae Pat.)



04

橡膠木藍變的特點

橡膠木藍變的特點:

(1)藍變通常只發生在邊材部位;

(2)在適宜的條件下,木材的藍變多發生在鋸材的表面和原木的端頭;

(3)若條件適宜,藍變菌可從木材表面滲透到木材內部,導致深層變色;

(4)藍變不會影響木材強度,但用戶難以接受由藍變木材制成的產品。

05

橡膠木藍變的危害和預防的重要性

(1)藍變的木材更易腐朽。通常木材先發生藍變,然后在發生腐朽。最后可能只看到存在著明顯的腐朽缺陷;

(2)變色增加了木材的滲透性。由于藍變真菌菌絲的穿透性,形成了許多小孔,這就增加了木材的滲透性。干燥后的藍變木材的吸濕性增加,吸潮后腐朽菌易于生長繁殖;

(3)使內部變色。如果不加以預防、藍變菌的菌絲能深人到木材的深處,形成內部變色;

(4)降低木村價值。由于變色,使本村的外觀、外貌不好看,用戶往往拒絕接受這種變色的木材或木制品,或者就要降價使用,特別是作為裝飾用木材、家具以及其他嚴格要求材質的用途,因此在商業上,防治橡膠木變色是保持其木制品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



06

橡膠木原木藍變的防止

1、采伐后原木應盡早運出井盡快加工

因為變色菌危害新原木、新據材、未干燥和半干燥板材,因此采伐后的原木應盡快從采伐跡地運出,并盡快解、加工,最大限度減少生物因子侵害新鮮原木端頭表面的可能性。也可以將原本在水下保存,頂防藍變。

保留原木樹皮能夠提高原木對藍變菌的抗性。 Leander和 Rennerfelt(1955)強調原木樹皮完整的重要性,指出樹皮完好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減少藍變菌的直接浸染和帶菌昆蟲的危害,還強調了殺菌劑和殺蟲劑混合使用的必要性。

2.加工后的本材應盡快干燥

原木鍋解加工制成板材、鋸村后,露出的新鮮材面增加,此時其含水率正適宜于變色菌的繁殖、生長,因此應盡快將木材含水率降低到20%6以下,即應將其迅速干燥。




3.及時用防變色藥劑處理原木

對原木進行藥劑處理,使其在開鋸之前,阻止真菌的生長。Scheffer(1958)強調原木端面涂藥的重要性、Hong等(1982)使用2%敵菌丹(Cubb)或3%的五氯酚鈉與瀝青油混合噴酒在橡膠木原木端面,可以保持1個月不受藍變菌的浸染。

原木藥劑處理很簡單,將防藍變藥劑噴淋到原木端頭即可。在樹皮剝落部位,也要噴淋防藍變藥劑,以防止藍變菌從邊材部位侵入木材。


07

鼎正木業進口橡膠木

泰國、馬來橡膠木是鼎正木業的主營產品之一,規格齊全,庫存穩定,木材質量有保證,有圖為證,歡迎采購!